close

人的一生平均約換三次房子,也就是說,只有三次裝潢自已居家空間的機會。難怪每個人在裝潢自已夢想家的時候,都放了很高的期望,但又不得不跟現實、預算做妥協,陷入兩難,畢竟我們都不是郭台銘或是嚴凱泰之富有。

以下分享一些裝潢的經歷跟成果,可以給各位朋友做些參考。

這房子交屋的時候是間毛胚屋,地磚、衛浴、廚房、門框全都退了,比照交屋時的圖片,跟現在80%的完成度,差別還真大。(20% 要等存夠錢,才能再施工)

這設計的中心主題是極簡風格Minimalism,由於是高樓層,樓高有三米,公共空間更打算走紐約Loft 或Warehouse的簡約風格,秉除不必要的裝潢,在最常接觸、使用到的部份,採用較高品質的建材,如地磚、廚房、衛浴、音響,其餘裝飾性的木作能省則省。

首先先來看看,施工前和施工中的照片吧:


圖片說明:
A1. 從未來書房的位置往客廳方向拍攝
A2. 未來的大門入口、廚房、公浴入口、儲藏室入口
A3. 很大面的落地窗
A4. 窗外探出去的景色
A5. 未來的主臥室
A6. 未來的更衣室


圖片說明:
B1. 大門入口有個凹槽空間,可以設計為玄關櫃
B2. 客廳住主臥室方向,底端可以設計端景和投射燈光
B3. 廚房也有凹槽空間,可以設計為高身櫃
B4. 公浴- 建商只完成防水工程,其餘皆要自行施工
B5. 客浴- 退掉一堵牆,因為浴缸太大,牆面需要改為玻璃才能安置得下
B6. 大樓前公園預定地,正在施工中


圖片說明:
C1. 冷氣要先佈好管線,安裝好隱藏式主機後,天花才開始釘角材
C2. 衛浴配置圖,來不及在建商客變的時候提供,只好破壞後,再建設
C3. 浴室的天花板使用日本儷仕NALUX矽酸鈣板,要預留維修孔,在邊緣設計間接照明的溝槽,建商附的鋁窗戶需要拆除,換成更大面的外推窗
C4. 主浴磁磚採用冠軍深灰色萊特石系列,師傅正在幫浴缸外緣砌磚
C5. 拆除儲藏室的牆,陽台入口改由此進出
C6. 更衣室天花板,設計燈光溝槽,溝槽內安裝三個方型投射崁燈


圖片說明:
D1. 公共空間,不打算裝設天花板,所以冷氣管線,特別要求廠商走直線,並加裝套管
D2. 室內機為了符合紐約Loft風格、Warehouse風格,採用吊隱式、而不使用壁掛式室內機
D3. 廚房空間的磁磚舖設完畢。本來地磚要統一採用藍灰色60X60的地磚,無奈全台缺貨,只好保留廚房區使用,其他區域改用較淺的灰色系列
D4. 磁磚師傅施工中
D5. 主臥的床頭用木心板並塗上深紅色霧面漆
D6. 從頂樓拍攝的中庭,有游泳池,還有大面積的植栽


圖片說明:
E1. 面盆使用義大利New Form埋入式的水龍頭,請水電師傅重新敲打牆面來裝設
E2. 淋浴用的Hansgrohe多功能崁壁式軸心
E3. 壁掛式馬桶水箱

在施工一個月後,終於完工(施工期已經算很短了,而且好幾天都是銜接過程沒有施工),主要原因是因為木作的部份較少,多半是採系統櫃的方式施工。木作可以變化出比較多的材質和造型,但同材質品質的東西,價位自然較高,而簡約風格當然是硬梆梆的系統櫃就可以達成。

以下先來看個窗外的景色吧,台灣地區的建築,沒有統一規劃,白天來看通常不會太美,一堆違建和鐵皮屋加蓋的頂樓,夜裡這些都不見了,只剩燈光來裝飾黑色的布幕。


圖片說明:
F1. 窗外景色
F2. 夜景1,新光三越、國賓大樓的夜間燈光,是新竹最美的
F3. 夜景2,晚上室內不開燈,也不會黑到看不見,是一種美景,也是一種光害
F4. 客廳的吊燈反射在玻璃窗上,跟夜景結合在一起

一進門最好不要直接看到窗戶,不然就成了風水所說的穿堂煞,其實就心理學來說,這樣的格局也不好,比較沒有安全感,所以玄關的牆是必需存在的,而目前所看到的圖片,其實還是個未完成品,還需要一幅合適的油畫,和一些高低花瓶來點綴鞋櫃上的展示空間。一進門的所見就決定了,客人對主人的第一印象,所以適合展示一些與主人品味或興趣相符合的陳列品。


圖片說明:
G1. 玄關入口,燈光一定要亮,設計上刻意壓低天花板,並使用吊燈,讓人進門即感受到壓迫感,但離開玄關後,發覺另有一片空間
G2. 玄關衣櫃,可供客人,掛放外套,並擺放一些出門前會使用到的東西,例如雨衣、雨傘、鎖匙、帽子,連無線的AP Router也藏在這裡
G3. 鞋櫃改用推壓式門片,建議使用德國Blum的五金,差不了多少錢,穩定性好很多,還有櫃子下方可以開氣孔,不然鞋子一多,氣味可不好受
G4. 玄關衣櫃採用滑門開啟,一片門片為鏡子,出門前可以整理儀容,另一片為噴沙玻璃隱約提醒客人,外套別忘了拿

廚房已經變成現代人居家的中心,君子遠刨廚的時代已經過去,也不是要吃三餐前才得進廚房,弄個咖啡、泡個茶、切水果、全家人合作煮一頓飯,重點是女主人不用閉門煮三餐,開放式廚房完全符合這些需求,但前提是,料理習慣最好是少油煙、少快大火快炒,不然三餐這樣煮,其他空間大概也免不了油膩膩。由於之前在頂級的進口廚具工作過幾個月,對廚櫃的了解雖不精,亦不遠矣,這份設計可是心血結晶呢!


圖片說明:
H1. 開放式的廚房,由三部份所組成: 主操作區、中島區、高身櫃區。由於省略了餐桌,中島的檯面必需有足夠的面積,兼當餐桌的功能,保守估計最少可坐十個人
H2. 高身櫃門片採用巴士門方式開啟,上、下層板皆採用不銹鋼板來阻隔水氣,因為下方的電鍋、保溫瓶、咖啡機皆為容易產生水氣的設備
H3. Liebherr全崁式隱藏式冰箱,上方為冷藏,下方為冷凍。三合一的水龍頭,有兩個出水口,生飲水和冷熱水完全分開不會混在一起
H4. 烤箱藏在中島區內側,主操作區,可以利用烤箱把手來掛抹布蠻方便,踢腳板的下方有個插座,想在這上個網、或是Blendtec打個生機飲食都很方便
H5. 中島下方有兩個開放式的拉抽,這是一般不常見的設計,主要五金不好找,而且檯面也容易有支撐的問題,當然這些問題都可以靠技術來克服的
H6. 主操作區,採用義大利Faber倒T型除油機、Ariston的瓦斯爐、加上德國Miele半崁式洗碗機


圖片說明:
I1. 水槽下方,隱藏式的環保分類垃圾桶
I2. Ariston不銹鋼三口爐下方的置放調味罐的拉籃
I3. 高身櫃下方,Blum滑軌拉抽,可以裝很多東西,且方便取用
I4. Blum重直上升五金,單手就可以操作,方便但價格不斐,方型水槽,極簡人士的最愛
I5. 三口爐下方的拉抽,可以放置鍋具,由於鍋具重量不輕,目前只有Blum滑軌才承載的起重量

客廳的電視櫃也是一項特別的設計,這個Idea 其實是參考Poggen Pohl,但原設計採用很特別的五金,跟一些高難度的工藝組合,礙於現實面只能將其簡化。在裝潢過程中最令人不滿的算是B&O的業務人員 (好的業務人員真的很重要,特別是買單價不低的貨品時)。剛開始一位黃小姐對工程沒什麼概念,櫃體設計圖寄給她看,說簡單沒問題,櫃體要安裝前,再請工程人員到府拉線即可,沒有想到當天到台北101結清款項時,一位對工程比較清楚的施先生出面說明,線長要追加,而且要他們配合的水電來拉線,要價1萬多元,不然出問題自行負責。原來台灣B&O是這樣對待客戶的,要剝好幾層皮,售價比國外貴了不說,連Service也要再喀一次油,這兩件東西可相當於一部小車的價值哩! 最後堅持自已拉線的條件下,這位人兄才拿出施工圖,但也沒為客戶不同案場的做出適當的建議,造成目前音響的擺設左右聲道距離太寬,離櫃體也太近,有些許共振的問題,買了一套40萬的音響,確沒有發揮40萬的價值。總之如果真要在台灣買B&O還是去丹意的仁愛總店吧,別去101找半調子,態度又不佳的業務,對這些業務來說只是賣出一套B&O,但對客戶來說可能是一輩子唯一的B&O。


圖片說明:
J1. 客廳與玄關之間的一堵黑牆,計畫未來可在黑牆掛上中幅的油畫作品
J2. Louis Poulsen PH Artichoke Lamp (Poul Henningsen設計)的松果燈,貨品送來的時候還是一片片的不銹鋼片
J3. 430 cm長的電視櫃,兩側為B&O BeoLab 8000 上方為BeoSound 9000
J4. 夜間松果燈影子被投射在灰色的牆面上,投射燈則聚焦在Herman Miller的Eames Elliptical Table上
J5. 仿造B&B Charles系列的設計沙發
J6. 利用來切割兩個空間的Random Light (Bertjan Pot 設計)


圖片說明:
K1. 電視櫃關閉的狀態
K2. 電視櫃開啟,內藏46吋的Sharp液晶電視
K3. 右邊滑門開啟,很大的收納空間
K4. 滑門組合方式不同,又像是一組不同的櫃子

書櫃的部份,純白色的書架最能讓書充當主角,低調完美的發揮功能,在桌子和椅子的選擇上,我會建議不要選用同一系列的桌椅設計,採用混搭比較合適,如圖所見,桌子和椅子同一系列,支撐腳的設計都相同,看起來反而有點雜亂,不如跳一個Tone,清楚的區分桌腳和椅腳。


圖片說明:
L1. 閱讀工作區,
L2. Artemide Taro Suspension (Neil Poulton設計)
L3. 一整面435 cm長的白色的書架,離地而且沒有任何一根垂直支撐架,對施工跟結構設計是很大的考驗
L4. 尊貴又可愛的客人Lupo,是隻公的玩具貴賓狗,奶油色的毛,據說它有兩顆蛋蛋(只能說它沒有隱睪症,有專家人士指出,哺乳類都是兩顆啦~)


圖片說明:
L5. 在書桌和沙發的下方,地面出線是必需的,不然一旦使用延長線,極簡設計就沒有了說服力

浴室的使用心得上,這透明的E-Poxy還是有剝落的可能性,也很難用膠在補回去,除非重新打磨再上一次漆,而洗手台的部分小巧可愛的面盆不見得好用,水容易灑在檯面外,而配件的部份,雖然德國或義大利進口的設計或品質上都較台灣高些,但考慮到價格,台灣鹿港也有一些廠家有不錯的產品,例如勝泰的品牌Justime巧時代,有多項作品得到國際設計大獎。本案的沖洗器就是使用巧時代的產品。


圖片說明:
M1. 公用浴廁,最受爭議的是牆面的設計,水泥粉光後刻意的刮花,再上一層透明的E-Poxy,喜歡的人覺得很有個性,不喜歡的則認為太粗糙,不如直接舖磁磚
M2. 義大利Catalano的小臉盆,本來沒有設計木板支架,但由於施工的疏忽,沒有留意管線位置,怕壁掛鑽孔時無法避開管線,只好追加層板,將固定栓鎖在兩則。還有方到極點的New Form 肥皂盤
M3. Catalano的馬桶,旁邊加裝沖洗器,洗馬桶或拉肚子時很好用,捲筒式衛生紙架是義大利New Form
M4. 加大的窗戶,洗完澡,窗戶一推水氣馬上排出,乾濕分離的玻璃門,採用含鉛量較高的,高透明度的玻璃
M5. 方到極點的New Form毛巾架
M6. 方到極點的Noew Form馬桶刷

房間的部份就不能再走倉庫風格,太冷調了,比較難一夜好眠,所以地板採用德國Egger的超耐磨地板,使用萊姆橡木的色調,營造北歐簡約的風格,傢俱的部份則使用Muji的白蠟木系列,並保留了將來的擴充性。


圖片說明:
N1. 採用無印良品Muji打造的客房,床墊、床架,但Muji的排骨架,躺上去,翻身時會一直發出吱吱的聲音,很吵(房間擺設,未完成,需再添購五斗櫃等等傢俱)

主臥的部份則採用義式的現代風格,簡約的線條,搭配比較濃重的色調,看過很多房間的案例,設計師的設計沒有問題,業主選擇的床單被單,往往破壞了整個設計,台灣人美感真的要加強一下。由於裝潢的預算有限,化粧台、更衣室的部份都留到二期的工程來施作,由於都是系統櫃,都成品,現地組裝不需要敲敲打打,也不會把房子弄的木屑滿地,但是工程施工,一個好的師傅真的很重要,即使賣的是好產品,不夠Qualify的師傅都會毀了一切。


圖片說明:
O1. 深紅色的床頭板,深胡桃木色的 60cm床頭邊櫃,床架是訂製的,仿B&B Charles系列,床單,被套是同系列 Calvin Kleinf卡文克萊,比較現代感的設計和顏色搭配
O2. 床頭燈是Flos Kelvin (Antonio Citterio設計),床頭抱枕是Jim Tompson 的絲質抱枕
O3. 床頭音響是Bose Wave Music System,體積雖小,音效卻很不錯
O4. 化粧檯區使用高爾夫球燈 (Castore Suspension) 化粧檯區由於預算有限,待二期施工完成


圖片說明:
O5. 通住更衣室的噴沙玻璃門,由於也由於預算問題,待二期施工後才會完成

好的裝潢或建材,都只是給你一個好的底子,日後的維持和保養,都還是要注意的,譬如說洗完澡後要用冷水沖洗淋浴間,可以降溫、清除皂垢,以免黴菌滋生,還有用刮刀去除玻璃、石材上的水漬,隔一陣子可以使用穩潔清除玻璃、幫石材、或龍頭上點細蠟,都可以讓這些設備維持美觀的外觀和功能。如果主浴室同時間可能會有兩個人使用,也建議可以裝一個大面槽,或兩組獨立的面槽,可以節省等候的時間,可以為夫妻兩人感情增溫。


圖片說明:
P1. 灰黑色調的主臥浴室:
P2. 面盆、馬桶為皆為德國Keramag 500 by Antonio Citterio,面盆龍頭則是義大利New Form
P3. 浴缸是Keramag Primera,落花生形狀可以坐下兩個人,還有泡澡時窗外還有View可以觀看
P4. 缸上落水頭為 Hansgrohe,而浴缸的排水孔設計在中間,兩個人坐著泡澡就不會坐到排水蓋而感到不舒服
P5. 浴櫃門片採用水平翻起的五金,表面為鏡面玻璃,邊框為鋁材質,門片頗重,採用國內Maxi的五金,感覺載重不太行
P6. 櫃子上下都藏有T5燈管,做為間接照明設計,反射出的光線,感覺皮膚會變漂亮


圖片說明:
P7. 毛巾掛勾也是New From的產品,乾濕分離的玻璃門到頂,可完全阻隔濕氣進入,上方還有阿拉斯加浴室暖風機,浴缸外側砌上黑雲石,石材真的比磁磚有生命力和尊貴的感覺
P8. Hansgorhe的花灑,灑下的水,很細很綿密,好像在三月的細雨下沐浴,手持蓮蓬頭是極簡的圓柱狀,是Antonio Citterio的作品,水管則是飛利浦.史塔克(Philippe Starck)的作品
P9. 房間內可以透過百葉窗看到浴室內的情景


圖片說明:
Q1. 客廳通往主臥的端景,高貴的白色蝴蝶蘭
Q2. 百葉窗翻開後可以看見房間內的情景,兩個吊掛的高爾夫球燈
Q3. 換一盆淡粉紅的蘭花,感覺春天到了,其實目前Eero Saarinen Side Table 上面擺放蘭花的方式只是暫時的方案,最終是要擺放一盆尤加利樹,但一直沒遇到有緣的盆樹,所以維持現況

後記:
1. 未完成的部份,待二期完工後再補上
2. 如果再有機會再弄一次裝潢,我會用什麼風格呢? 也許是新古典風或大量明式傢俱的中式簡約風格吧! 這應該也証明我有一直在成長,已經進階老人家會喜歡的東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安東尼 的頭像
    安東尼

    安東尼潮生活

    安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